晋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0-02    来源:晋州信息公开
【字体: 】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晋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冀政字〔2022〕37号)和《石家庄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石政函〔2023〕56号)要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气象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科学规划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应急移动气象观测设施,建成多尺度、无缝隙、全覆盖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建立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分乡镇精细发布能力。完善全媒体预警信息快速传播体系,建立极端天气预警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推动农村应急广播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责任单位:气象局、各乡镇政府)
2.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以“统一指挥、专场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基础,建立以防汛抗旱指挥部为主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以灾害性天气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健全面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大天气过程直通式报告机制,进一步提升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效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督促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等风险转移制度。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责任单位:气象局、应急管理局、发改局、各乡镇政府)
3.优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开展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评估,规避气象风险。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实现基层气象信息员与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队伍的共建共享共用,实现气象灾害防御向乡镇和社区延伸。深化气象和保险合作机制,完善重大气象灾害救助政策,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形成常态化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加强对气象相关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监管机制,将防雷、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全面落实气象相关安全管理措施。(责任单位:气象局、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体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二)强化乡村振兴气象支撑能力
4.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面向全市粮食生产区、晋州鸭梨、山楂优势产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智能精准的“直通式”服务。实施“特”“优”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建设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做好粮食生产关键农时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深化病虫害防治、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打造晋州鸭梨“气候好产品”。(责任单位:气象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5.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以县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为主体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压实乡村气象防灾减灾责任。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体系,提高乡村气象风险防控能力。(责任单位:气象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三)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6.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保障体系,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推进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晋州标准化观测场建设、推进晋州气象科普馆(基地)建设,创建省级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提升全民防灾避灾救灾能力。推进“智慧气象”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保障。(责任单位:气象局、财政局、住建局、科协、融媒体中心)
7.提高专业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网格治理体系,强化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网络、交通运输等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围绕周家庄人民公社旅游景区、滹沱河旅游带、重大文旅活动等,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服务,提升文化旅游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打造基于人民公社旅游的气象旅游品牌,开展“天然氧吧”特色气候品牌创建。(责任单位:气象局、文体旅游局、周家庄乡政府)
(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8.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生态小气候和生态系统保护,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编制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区划。提供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规划的历史数据,为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挖掘晋州生态气候资源,推进生态气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建议。(责任单位:气象局、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
(五)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能力
9.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充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探测装备布局,构建空天地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完善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模式,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营里地下水补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建设融合气象、空域管理信息的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系统。完善作业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作业队伍。(责任单位:气象局)
10.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协调机制,建立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指挥调度,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应急预案,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必需的人员、资金等基础保障。(责任单位:气象局、财政局)
(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11.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拓展天气观测网功能,统筹应用社会化观测资源,加强数据资料管理。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集约化气象信息业务、管理体系,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完善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天气业务。在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气象保障、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等重点领域,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强全方位开放合作,推动气象行业内、部门间、气象与相关行业间的技术、平台、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责任单位:气象局、发改局、科协、生态环境分局)
12.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纳入人才计划,落实人才支持和引才奖补政策,提升晋州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分类引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气象、信息类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单位:气象局、人社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与创新措施,解决本领域气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气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推进气象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机制,深化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三)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地方气象规范性文件制定、修订,完善气象标准体系。实施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
(四)加强投入保障。完善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建立健全气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建设和运行维持经费投入机制。稳定气象人才队伍,按照政策规定落实气象职工有关待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政策解读
关于《晋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