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晋州新闻 >> 晋州要闻
农业兴“晋” | 立体种养激活乡土 特色赛道助力振兴
发布日期:2025-07-21 发布者:电视台
盛夏时节,我市东卓宿镇南彭庄村的百亩芦笋田绿意盎然,翠绿的茎叶在风中舒展。这里的“财富密码”不仅藏在地上的芦笋间,也藏在地下的泥土里。在这片土地下,正孕育着蛰伏生长的金蝉,“地上采芦笋,地下收金蝉”成为我市特色养殖的立体种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芦笋根系发达,就像天然的‘营养输送管’,能持续给地下的金蝉幼虫提供养分;金蝉在土壤里活动,也能疏松土壤,帮芦笋根系长得更壮。”晋州市蝉宝现代农业园区的彭召远谈起这套种养结合模式,眼里满是自豪。
科学养殖是规模扩张的底气。为解决金蝉幼虫供应难题,养殖基地专门建起孵化室,带有金蝉卵的枯树枝被整齐码放,通过精准调控温度与湿度,可按需控制孵化节奏。刚孵化的幼虫顺着黑布滑落,被均匀分到混有土壤的盒子里,随时能播撒到田间。以前靠天收卵,现在靠技术“造”虫,保证幼虫量,让收益更稳。
彭召远告诉记者,目前线上、线下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月底,供不应求。旺盛的市场需求印证了金蝉的“含金量”。
夜幕降临,树林里亮起星星点点的手电筒光,游客们提着小桶穿梭林间体验“逮金蝉”。
在晋州,“知了牛”“知了猴”的俗称里藏着乡土记忆——过去夏日傍晚,家家户户出动逮金蝉的场景,是刻在几代人里的生活记忆。如今,这份记忆被赋予新内涵:从自发捕捉到科学养殖,从餐桌美味到致富产业,从单一农业到“种养+文旅”融合,金蝉养殖不仅让土地生出“双份金”,更激活了乡村的资源、人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