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州市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晋州市血液保障应急预案。
二、主要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通用范围、工作原则,血液应急保障事件分级。血液应急保障事件分级根据血液库存量,临床用血量以及突发事件重大程度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二)应急保障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包括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专家咨询组、血液保障专业技术机构等职责,血液保障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日常管理机构为市卫生健康局。
(三)血液的监测、预警与报告。利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采供血紧张情况,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市中心血站发现血液应急保障事件后,应第一时间向市卫生健康局报告。市卫生健康局接到较大级别血液应急保障事件信息报告后,在一小时内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向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报告;接到重大、特别重大级别血液应急保障事件信息报告后,在20分钟内电话报告、35分钟内书面报告市委、市政府,同时向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报告。市委、市政府在接到重大、特别重大级别血液应急保障事件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向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政府报告。
(四)血液应急分级响应。分别说明了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血液应急保障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响应。主要从紧急无偿献血宣传,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急调配、献血人群组织发动等具体措施进行了明确,
(五)应急响应等级的终止和评估。包括终止条件和最后评估。应急响应终止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组织对事件危害、应急处置,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对今后处理类似事件制定改进措施。
(六)应急保障措施。包括应急队伍组建、应急采血点设置、临时围液处置,物资保障、经费保障、演练和监督检查等内容,其中,对各级应急献血队伍的组建,队伍档案管理和应急演练等明确了具体要求,有利于各级政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落实。
(七)附则。对预案管理与更新,实施时间等进行说明。
三、出台意义
《预案》的修订将有力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增加了献血人员骤减情况发生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属地政府及部门的责任,保障了应急状态下临床用血来源的稳定性,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确保完成紧急医疗救治任务奠定了基础。
晋州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5月11日